衢州市

(拥有县级网站6个)

衢州党建

助推衢州奔跑的驱动力——我市实践 “三民工程”综述

文章来源: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5/4/29 9:32:10

助推衢州奔跑的驱动力——我市实践 “三民工程”综述

   

      知民情,解民忧,办民事。

  集智于民,还权于民,取信于民。

  这是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统一的成功实践。

  历经六载,“三民工程”——这项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“寓管理于服务中,寓监督于参与中”的创新之举,已成为新常态下农村基层彰显党的领导核心地位、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“衢州样本”,成为“三治融合”基层治理的“衢州模式”,成为衢州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强大引擎。

  “打造生态屏障、建设幸福衢州”,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转型升级的新路。如今,在三衢大地,一幅幅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化为生动的现实。

  探寻这片生机盎然的神奇热土的发展轨迹,不难发现,以党建促发展、以发展强党建,正是衢州科学发展、绿色崛起的动力所在。

  (一)

 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农村肩负着重要任务;全面深化改革,农村是重要领域;全面依法治国,农村是重要基石;全面从严治党,农村党员干部是重要群体。

  如何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难题?草根是创新的源泉,党员是创新的主体。

  2009年,我市在总结提炼“村情百宝箱”、“民情沟通日”、“两心一线”工作法等基层实践的基础上,举全市之力推进以“建立民情档案、定期沟通民情、为民办事全程服务”为内容的“三民工程”建设。 2010年3月,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“三民工程”作出重要批示。

  此后,刘云山、贺国强等中央领导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、现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等省委领导,持续关注“三民工程”建设,亲临衢州指导,推动“三民工程”在衢州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  精心培育一个品牌,几届市委接力推进。

  6年来,衢州市委咬定目标不放松,实践脚步不停止,一任接着一任干,“三民工程”经历试点提炼、面上推开、标准化建设、升级版推进,已在三衢大地深深扎根,成为优化干部作风、助推经济发展、打通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主载体。

  (二)

  2014年,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市委书记陈新提出:打造“三民工程”升级版,在服务发展、服务民生上谋求新作为、实现新突破。

  “继续做深做实,抓好这一品牌”,2014年底,省委书记夏宝龙对“三民工程”寄予厚望。

  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村民至今仍记得半年前的一幕:市委书记陈新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到村里,与当地乡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们围桌而坐,畅谈强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,打造“三民工程”升级版。

  当时,全市上下正以“三个转变”为方向、“四个提升”为目标,持续发力,推进“三民工程”向纵深发展。

  让民情档案从档案室里的“死档案”向干部心中的“活民生”转变,民情沟通从干部坐班、被动沟通向干群互动、服务民生转变,为民服务从局限于村干部“跑腿”向构建全方位、立体化服务体系转变;提升服务标准体系、提升服务队伍素质、提升服务大局能力、提升服务保障水平,成为打通联系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突破口。

  在开化,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,党员干部“周六保证不休息、周日休息不保证”,今年3月以来,将每个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“项目推进日”,由乡镇部门“点单”出题,县领导“集体会诊”,推进重点项目建设;

  在龙游,推行群众事务干部代理制度,由乡、村干部担任代办员,定时定点逐村开展上门送服务,做到“群众动嘴、干部跑腿”……

  大力弘扬“四种精神”,倡导“5+2”、“白+黑”工作作风,激发干部党员正能量,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把践行“三民工程”、干事创业的激情书写在三衢大地上,成为工作新常态。

  (三)

  2014年,一只“金凤凰”从杭州飞抵浙西山区江山市,就连当地人也感到意外:杭州娃哈哈集团投资4亿元,在这里建设一家饮料食品有限公司。

  吸引“金凤凰”来栖,除了这里有优质水源外,还有衢州市已启动多年的“三民工程”。江山市有关部门在民情档案上,发现有江山籍人士在娃哈哈集团的管理岗位上任职,请他们牵线搭桥,最终促成这一项目落地。

  干部在深入、服务在延伸、领域在拓展。“三民工程”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实现“转型升级”。

  “三民工程”是“助推器”——全市农村围绕“五水共治”、“三改一拆”,通过党员固定活动日、党员义务岗,服务清理“三河”420公里、助力拆违360万平方米。依托民情档案建立在外能人单、重点人群单,帮助引进各类项目126个。

  “三民工程”是“富民经”——结对帮扶、抱团发展,2014年,在生猪饲养量削减200多万头的情况下,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达11.2%;3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“脱帽”。

  “三民工程”是“连心桥”——让干部沉下去、把干群联起来,全市农村落实2.7万名村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员,联系群众到户到人,服务群众到点到事。

  “三民工程”是“试金石”——2014年,3416名干部到基层一线“练兵”,累计提拔任用151名担责有为的“狮子型”干部,171名表现突出的干部被列为市管后备干部。

  建立“五长治村”模式;实施基层党组织“金钉子”工程;干部全员记实考绩;形成法治、德治、自治“三治融合”的“贺田模式”;实施“幸福江山连心服务”工程……衢州成功打造了一批叫得响、推得开、得到群众认可的鲜活经验,形成各具特色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。

  当下的衢州上下正按照“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”的要求,全面开展以践行“三严三实”为主题的“大抓基层组织年”活动,实施书记“项目清单”、推行党建报表、落实管党治党责任,全力推进“三民工程”升级版,深化延伸“第一书记”工作法,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、全面过硬,努力将党建“软实力”转化为衢州奔跑“驱动力”。

  “江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”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,有着良好群众基础、社会氛围和经验积累的衢州“三民工程”,必将在更高起点上扬帆起航,走向更加广阔、更有作为的新境界。

(本文来源:衢州新闻网-衢州日报  记者 方利军 责任编辑:毛利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