衢州市

(拥有县级网站6个)

衢州党建

衢州市三管齐下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速提效提质

文章来源: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2/12/14 10:31:22

衢州市三管齐下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速提效提质

 

   衢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,全面动员,周密部署,从凝聚发展合力、探索特色路径、强化要素保障入手,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速、提效、提质。

   一、汇集“三股力”,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提速。坚持外扶内帮并举,通过领导挂帅、项目落地、政策整合,形成强大推进动力,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。一是示范引领给力。结合“第一书记”工作法,市、县两级党委书记挂帅,党员领导干部挂联109个后进村,兼任第一书记,帮助理清思路,完善规划,发展“一村一品”,壮大集体经济。第一书记一任三年,挂联村不整转、集体经济不达标不撤离。二是项目落地借力。立足本地实际,积极对接省级有关政策,开展项目申报论证,明确项目类别、资金配套、责任人员,用足用好帮扶政策。常山县辉埠镇商贸综合体、江山市清湖镇祝家坂村标准厂房等38个项目列入省扶发展计划,涉及投资5829.5万元。三是政策驱动聚力。细化财政扶持、用地机制、免费缓税等具体举措,统筹新农村建设、“一事一议”财政奖补等涉农资金,形成工作合力,加速政策驱动。江山市建立每年30亩集体物业项目建设用地定向保障,衢江区三年统筹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。

   二、找准“五条路”,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提效。坚持提速增效并举,找准特色路径,实现模式差异化、经营多样化、收益最大化,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效。一是走物业带动之路。将物业经济作为扶持薄弱村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优先选项,引导和鼓励村经济合作社购置、建设村级物业,通过租赁经营稳固村集体收入来源。龙游县街路村以村民筹股形式建成4000平米的茶叶交易市场,村集体每年增收10余万元。二是走资源开发之路。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开发利用集体统一经营的山塘水库等自然资源,建设农产品种养基地,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,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常山县新都办事处菖蒲塘村开发80余亩低丘缓坡进行流转,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50余万元。三是走资本运作之路。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开展资本运作,多村联合,兴建或购置二、三产业经营用房,进行抱团发展;鼓励以土地承包经营权、资产、资金等参与股份制经营,进行股份制发展。江山市探索124个薄弱村筹建资本联合体,采取股份合作模式发展联合物业;衢江浮石街道徐家坞村通过土地入股的“BOT”模式,将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果品蔬菜综合市场,每年增收34万元,实现村企共赢。四是走资产经营之路。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、会堂校舍等集体财产进行开发利用,探索宅基地有偿选位、有偿使用,盘活集体存量资产。龙游县东华街道鸡鸣村对5000多平方米空置房屋进行修缮出租,每年增加租金收入20余万元。五是走服务创收之路。支持块状经济发达和产业特色明显的村,发展一、二产业生产经营配套服务,实施回租倒包发展农家乐或效益农业,增加集体收入。开化县苏庄镇苏庄村实施6.3万亩油茶提升工程,投入28万元建设土法榨油厂,发包给农家乐经营户,供游客参观和山茶油加工直销,实现村集体和村民“双增收”。

   三、注重“三结合”,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提质。坚持量增质优并举,强化人员、机制等要素支撑,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品质。一是“有钱办事”与“有人管事”相结合,建强一支队伍。大力培养选拔具有“双带”能力的村干部,把那些有经营头脑、有致富本领的农村优秀人才选拔进村班子。同时,通过学习考察、组班培训、专家指导、远教支援,多形式帮助村干部拓宽产业发展思路,提升经济谋划能力。目前,全市已组织培训88班次,轮训村两委干部3347人,80%的村主职干部形成较强的带头致富、带领致富能力。二是“有钱办事”与“有章理事”相结合,完善一套机制。以制度建设强化管理监督,研究制订《村级财务管理委托代理制》《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实施办法》等制度,通过“五议两公开”对集体项目、收益分配等进行民主决策,完善村集体审计监督以及责任追究制度,促进农村集体资金安全运行、资产有效盘活、资源有序开发。全市1743个行政村全面实行“村账乡管”委托代理,2012年轮审行政村430个,涉及金额4.77亿元,纠正违规支出317万元。三是“有钱办事”与“群众得实惠”相结合,明晰一个导向。注重处理好强村和富民的关系,坚持集体增利和农民增收相统一,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“三民工程”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,与中心镇建设结合起来,在落实“三个三”标准中,加快产业培育,发展集体经济,实现富民壮村强乡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