衢州党建

二十多年守护一抹“红”——“生态富民看衢州”系列报道之十四

作者:    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        更新时间:2017/11/17 17:04:29

核心提示:

  开化“底本红”蜜橘,红得喜气,甜得透心,虽然起起伏伏二十多年,橘农始终守护一抹“红”,成了市场公认的“老字号”,产业赢得了长久兴旺。

  细绵秋雨给整个山坳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,一串串鲜红的蜜橘压弯了枝头,星星点点的红色依着山势一直向上延伸。这片位于开化县音坑乡泗洲村福州自然村和尚尖的橘园,是开化县底本柑橘专业合作社社长陈金德家的家庭农场。

  山上的蜜橘有个好听的品牌名叫“底本红”,红得喜气,甜得透心,在开化本地,尤其在安徽一带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。“底本红”,以乡命名,后来撤乡了,品牌名称一直保留着,在这一带农村已使用了二十多年。

  “要是在晴天更好看,近段时间,周末来采摘游的客人特别多,5元钱一张门票,摘橘子10块钱4斤,明后天都有团队过来。”11月10日上午,陈金德一边忙着接各种与销售有关的电话,一边和记者聊着。

  近些年来,柑橘市场起起伏伏,再加不确定的天气因素,不少地方的橘农种橘积极性大大降低,可偏居开化山里的“底本红”蜜橘种了二十多年,却依然保持着市场吸引力。

  曾经是当地最大柑橘经纪人的陈金德是“底本红”二十多年市场风雨的见证者。“上个世纪90年代初,‘底本红’品牌刚亮出来的时候,我们这一带的种植面积有四千多亩,每年收一千多万公斤蜜橘,一半在本地销售,一半销往安徽,那时候我们就开始重视统一品种、统一种植方法,统一销售,再加橘树都种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上,昼夜温差大,对甜度、口感都有好处,所以品牌影响力就一下子提高了。”

  到本世纪初,外出打工的人多起来,橘园面积开始萎缩,产量减少。2002年,怀着对“底本红”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,陈金德流转了80亩山地,开始由贩橘到种橘转型。2015年再流转了40亩山地。

  在陈金德的带动和影响下,目前合作社仍有150个成员,约400来亩橘园,年产60多万公斤蜜橘,其中30亩以上的大户有3家。“尽管种植面积缩小了,产量也少了,但‘底本红’的品牌一直在,时间一久,就变成了市场上的‘老字号’,近几年的零售均价在每公斤5元左右。”陈金德说,二十多年来,“底本红”这个品牌能守住,最值得总结的一点是一直没有放松品种改良和种植标准化工作。目前进入丰产期的几百亩橘园,已是第三代蜜橘品种了,并且由合作社统一制订了种植标准,通过培训方式向橘农推广。另外,附近还有两家罐头厂可以兜底接收未能销售出去的橘子,这对橘农来说也是稳定的收益保障。

  随着物流的便捷和消费需求的变化,原本集中贩销加路边零售的传统销售模式受到了挑战。从前年开始,陈金德尝试网上销售和采摘游项目开发。“要让‘底本红’长红,还是要不断尝试一些变化,比如进一步改良品种、采用大棚种植、拓展销售渠道等,这些都是合作社下一步想做的。”陈金德说,只要销售没问题,“底本红”就会一直红下去。

  网友点评:

  阿三:一个“底本红”可以做到长红,品种改良、标准化种植、统一品牌这三条经验就值得衢州柑橘产业转型升级时借鉴。

  刘师傅他爹: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,“底本红”品牌能扛到现在,就是因为一切都在变,这里有科学道理。

  小Q:能让橘农看得见效益,这是最关键的。农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可少,“底本红”能走过二十多年,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龙头、一面旗帜,能给老百姓以信心和踏实感。

  结束语:

  生态作为一种自然存在,要让资源变资产,资产变资金,资金变资本,资本变红利,最终实现生态富民,这其中每一个转变的环节都是惊险一跳。本报推出的这组“生态富民看衢州”系列报道,试图通过解剖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个案,寻找具有衢州特色的“两山”转化通道,发现具有普适价值的创新思路,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视角。报道到今天将告一段落,但实践探索仍在继续,新的生态富民典型和经验仍在不断涌现,并书写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新的衢州样本。

(来源:衢州新闻网-衢州日报   记者 葛志军 报道组 吴莉莉 责任编辑:毛利霞)